讀完一本書,如果能夠有些行動,使生活更美好,那就值得了。理財這條路,我是個不常在路上的人,剛踏出社會,第二年工作就買了房子,接下來生了女兒、女兒、女兒、兒子,樣樣都要錢,「花錢」比較在行,理財實在不容易。只是,隨著年紀增長,也不能一直這樣,決定理財後,跟著同事存股(同事說我學半套),看完這本書,盡力先把手邊的貸款還清(清算利息後,驚嚇),再來理財,用一半(存)一半(存股、基金……)原則是我未來的計畫。
1. 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那樣
羅納.詹姆士.瑞德(Ronald James Read)是美國慈善家、投資人、警衛,以及加油站員工。
財富:重點不是每個月賺多少,而是存多少。
2.運氣和風險
留意自己讚揚欣賞的對象;當心自己輕視必知唯恐不及的對象。
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源自努力工作也不是所有的貧困都源於懶惰。
不要聚焦特定人士與個案研究管道應該更關注廣泛使用的模式
3.滿足感
拉傑特·古普塔,2008身價數億,因內線交易入獄(貪得無厭)。(不滿足)
4.複利(時間)
5.守財(節儉+一定程度的偏執)還有活下去
9.財富是看不見的資產:沒有買下的名車、沒有買下的讚石、留下來的才是財富。
10.存錢。
12.預留犯錯空間(留現金):當股票錯誤時,還有現金可投入
Ps:和我想的一半投入、一半留著。
13.4個20年的計畫。(複利)
在工作生涯的每個時間點,力求每年有足夠金額的存款、足夠自由時光、足夠的家庭時間(…..)等生活
18.當你相信任何事情
你所知道的不是全部,也不會影響你的生活(他女兒生活為例)
19最後一章,作者給看到最後一章的讀者一些忠告。
(1)當事情運作順利時,請盡力走出謙卑知道,當事情出錯了,請盡力找出原諒同情知道少一點自我多一點財富。
(2)使用可以幫助你一夜好眠的方式理財。
(3)如果你想要成為更出色的投資人,你唯一可以做到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增加你的投資時間。
(4)就算很多事情出錯也沒關係。用錢拿回時間的掌控權,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會嚴重影響幸福感。
(5)變得更良善,而且少點誇耀。
(6)存錢存錢就對了
(7)確認成功的成本並準備為此付出付費
(8)預留犯錯的空間。
(9)避免做出會有極端結果的財務決策。
你應該要喜歡風險,因為隨著時間經過,他會帶來回報。避免做出會有極端結果的財務決策
(10)財務獨立基金:夠退休用的錢。
(11)不比較。
讀完「蛤蟆先生看心理師」後 心理負擔變輕的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