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

我的豬大年

    

   除夕年夜飯前,長年菜控排骨的味道從瓦斯爐上傳入鼻中,我終於嗅到年味了。
    一年一年的過,過年的節奏每一個小節已漸定型,年夜飯後大人摸兩把,小孩有姑姑準備的摸彩活動。每年有差不多的程序後,但每個人都漸漸不同。安弟說:「他變得不一樣,以前覺得摸彩很好玩,現在卻覺得還好。」我跟他說:「以前給他紅包,他都不想要,現在會吵著要我包六萬給他。」今年,他聽著「壓歲錢」這個詞有些吃驚,當他將紅包放在枕頭下,很怕壓碎了。這也只有腦中沒有這麼多國字詞彙的他講得出來。
大年初一
    初一出門安太歲,是多年來的傳統,從北邊天后宮走到南方龍山寺,太陽的炙熱讓大家衣服一層一層剝,吃吃喝喝、走走停停,被人群推著走。三姐妹們著新衣,看到什麼都想吃,買了偶像BTS的海報。我們還幸運的遇到消防隊快閃,黑爸著裝二十幾公斤的重裝備,體驗打火兄弟在火場內的沉重與辛勞。雙胞兩姐妹已超越我的身高,大姐看著我說:「媽的白頭髮怎麼這麼多?」我回:「有3根是妳要負責啦!」想起媽媽,她四十歲白髮也不少,我該負責多少呢?
    一年又開始了,我向菩薩祈福願家人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。




大年初二
大年初二,回到小時的家裡,弟弟、弟妹煮了海鮮火鍋,吃的不只是海鮮,還有三姐弟的連結。
    吃飯後,走在景福巷,一個一個的故事從腦中蹦出,安弟熱情的聽著,要我多說一些。
    
阿霞家是我小時的第二個家,她沒有女兒,在國小前我幾乎是待在她家長大的。阿華阿婆是阿嬤的好朋友,幾乎每天來家裡和阿嬤話家常,過年時,也會和我們玩幾把骰子。
    
隔壁明仁的老婆是個美髮師,她美髮後的瓶瓶罐罐是我午後玩水的傢俬;有一回她請我去市場幫她買"肉圓",當時不知肉圓就是肉回的我,幫她買了肉圓湯回來,幾經溝通才知原來只有鹿港人把肉圓稱肉回呢!
    
大哥哥演布袋戲的那面牆、我們搗草成藥的石椅子、辜家大宅上的玻璃防盜,景福巷的人、事、景、花花草草已不同,我也變成四個孩子媽的人婦了。
    
下午再和姐姐到媽媽的娘家和二舅、表哥、表嫂聊聊天、泡泡茶,回娘家行程完工。



大年初三
    大年初三是姐妹聚會,張小鹿初次參加,卻是興致滿滿,可愛的臉頰肉讓人思念。


大年初四
    年初四則是從一腳丟掉的鞋子開始,黑爸藍色的mizuno球鞋,一腳不知被哪隻識貨的狗兒咬走了,我們決定前往新開幕的三井outlet幫黑爸買雙鞋,到了那,找停車位困難、吃飯困難,連要進到賣場都要排隊候位,我們選擇回鹿港再買少點選擇,多點時間、多點空間。
晚上,黑爸、美給和安弟通通多了一雙勾勾鞋。

大年初五
    年初五,溪湖的南投林家意麵,滿足想吃麻辣鴨血的我們。下午是鹿東同事下午茶,晚上阿方上小提課,開工氣氛濃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