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日的休假,全家往南行,先到台灣文學館,先從台灣文學之父開啟了我們的對話。我想起了賴和醫師的一桿稱仔,女孩們則熟悉吳盛的泥土。
全台首學孔廟是孩子們讀台灣史必學之處,我們進入孔廟逛著,五文昌、祭孔樂器、先儒牌位慢慢地逛著,我往上一看,有一排似大拇指比出的「讚」延亙在屋簷,我想大家說出我的新發現,大家笑著說:「那是鳥吧!」黑爸在文物中,發現了在孔廟上的鳥,牠叫「鸱」,這是什麼鳥?我在估狗圖片上看到貓頭鷹,一點也不向眼前這隻,心在介紹中發現,是貓頭鷹的幼鳥,原是惡鳥,卻因時常在書院外聽孔老夫子講課,深受感化成為良鳥,更說明了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。一家子從讚推敲到有教無類,真是無厘頭的有趣。
中午,我們到福記肉圓和莉莉水果店,陪黑爸回味大學時代青春的滋味。結婚前,黑爸也帶我來過幾次,那時的福記肉圓,怎麼吃都好吃,今兒個怎感覺皮太軟、肉餡怎沒筍子香菇提味呢?戀愛讓食物都美味啦!
下午,陽光迤邐到另一側,我們也移動到海的那一側。先到碼頭的德陽軍艦,(黑爸、安弟流連忘返、女們門和我只想歸返)七股鹽山。懶懶散散的走走看看,度過難得的國慶假日。
順便一提,坐車出遊,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位置,生了四個孩子,六個人做五人座的車,抱著安弟坐車,已經習慣。今年因為我的黑駒Escape,天頂會漏水,下雨時開車得撐傘;倒車雷達會罷工,學校的樹已遭殃。總總問題的浮現,14年的車也該功成身退,買了一部5+2人座的車,今天出遊,終於,我有了屬於自己的座位。
台灣文學館
「全台首學」孔廟
「莿桐巷」裡的黃脈刺桐
「鸱鴞」
屋頂上的「鸱鴞」
德陽軍艦(艦長視野)
德陽軍艦
七股鹽山
七股鹽山